思客时间|新华社深圳支社副社长周科:拍下春运母亲,是偶然也是必然!
这张照片拍摄于2010年的春运首日。
2021年的春节,当年拍摄照片的记者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找到了照片中的这位母亲:巴木玉布木,并对其进行了回访。
这个跨越11年的采访,感动了整个中国。
近日,《传媒江湖荟》专访了拍摄该照片的新华社高级记者、现任深圳分社副社长周科,了解到照片的拍摄以及回访前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感受。
传媒江湖荟:您是如何拍到这张照片的?
周科:那是2010年,我在新华社江西分社工作,那天是春运的第一天。
当时春运是一年一度的大事,各家媒体都很关注,都聚集在南昌火车站采访。我和一个摄像同事一起去的江西火车站。
当时,火车站正在为春运开启做活动,广场上有文艺汇演,我拍了几张后,就去拍旅客。
拍了一些照片,觉得没什么意思,人也不多,画面也跟去年差不多,很苦恼,找不到好画面,好新闻。
当时都准备收工了,我的同事在收摄像机,他因为设备比较大,比较多,收的比较慢,我就在旁边等他。
我这么多年做记者有个习惯,就是相机从来不放包里,也不盖镜头盖,都是跨在肩上,而且还保持开机状态。所以当时我站着等他,觉得等着也是等着,就换上长焦镜头,想看看能不能拍几张特写。
因为当时没拍到好画面,还是有点不甘心。
这个时候,有几个妇女背着特别大的包从远处走来,其中照片中的那个巴木走在最前面,我看见她们背着那么大的包,比人还高,对比感很强,赶快蹲下用长焦镜头抓拍。
当时我拿的相机还是社里的老相机,这个镜头的接触点经常出问题,有时候会对不上焦,那天也出了这个情况,好几下都按不动,正心里着急的时候,突然镜头就好了,而恰好此时她(巴木)抬起头来,我就啪啪啪的连拍了好几张。
传媒江湖荟:这么说,您拍到这个照片,其实也有一些运气成分。
周科:实事求是说,确实是有。我一直认为,好的作品有偶然也有必然。偶然就是前面说的这些,必然也跟我平时的习惯有关系。
比如我相机一直没有收起来,一直挂在肩上,就好像打仗的时候,枪里永远有子弹,永远都是上膛的。这个好习惯帮助了我完成了这个照片。
另外,我不是仅仅拍火车站的文艺汇演,还是想多拍一些民生镜头,而且当时广角的场景拍完了,我又想拍几个特写,虽然不知道巴木会来,但有这个想法,多角度的呈现春运,这都为这张照片的出炉做好了准备。
传媒江湖荟:当时她(巴木)看到您拍摄了吗?
周科:我用的是长焦镜头,而且那张照片没有经过裁剪,她应该没看到。
后来,在旁边拍摄文艺演出的其他记者也看到了这群妇女,他们都没有准备长焦镜头,都端着广角冲上去拍,那时候这些妇女一下子就很紧张,表情就都不自然了。
传媒江湖荟:当时您有没有上去采访她?
周科:去了,我用长焦拍完后也过去了。但是我们无法沟通,她很紧张,大家问她什么她都一句话不说。
多年后我才知道,那是她第一次来城市打工,什么都没见过,很陌生很胆怯,而且还带着生病的孩子。
还有她不识字,不会说普通话,她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。我问她这个孩子是不是你的,她点点头,仅此而已。
传媒江湖荟:当时她背着大包,抱着孩子,车站没有工作人员帮助她们吗?
周科:没有。当时站台上在搞文艺汇演,工作人员都在那边,而且她出现的地方是在广场,很开阔的公共区域,工作人员也看不到。后来他们就直接走进车站了。
传媒江湖荟:当时有好几个妇女,为什么选择拍巴木?
周科:主要是她当时走在最前面,而且相对其他妇女来说,她穿着打扮比较整齐,比较干净。
传媒江湖荟:您当时见到她们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受?
周科:最开始的感受很直观,主要是她们都背着大包,那么大的包啊,比人都高,而且还抱着孩子,另一只手还拎着一个背包,这个画面很震撼。
拍完后再看这个场景,我就想到了我的家乡,我的母亲。我也是农村出身,过去家里条件也不好,我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,很不容易。我就触景生情了。
传媒江湖荟:后来这张图片传播效果怎么样?
周科:图片发给了编辑,就传到了新华社的图片库里播发了。
后来照片就火了,还获得了中国新闻摄影金奖。我当时没想到,想都不敢想。因为我们江西分社成立以来就没有过这么高的奖项。
传媒江湖荟:后来为何想要找画面中的母亲?
周科:一来是得奖了,我觉得这个作品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,画面中的主人公也是,我想感谢她,带着一种感恩的心吧。
第二是我觉得她的家庭一定很贫苦,她的孩子那么小,如果可以我也想看看能不能资助他们。
第三呢,当时我也想着,她家如果是贫困户的话,恰好是我们国家扶贫题材下的一个典型,也算是一个新闻素材。
当时也想着她这个题材:背着的是生活,抱着的是希望。
传媒江湖荟:这一找就是11年?
周科:对,因为没有什么线索。当时没有办法跟她交流,也不知道她住在哪里,叫什么,这些都不知道。
后来我就托人找,让贵州还有西北的同事找,因为从服饰、相貌来说,我感觉像是西南或者西北的人。我们还通过网络发布寻人启事,找了很久,都没有找到。直到最后,还是通过网友的线索,找到了她。
传媒江湖荟:找到她的时候,您是什么感受?
周科:很兴奋。这就好像寻找失散多年的亲朋好友一样,因为这个事情一直都记挂在我心里。
传媒江湖荟:怎么确定巴木是照片中的妇女?
周科:后来我们见了面,她的左脸这边有三颗痣,这个我印象很深。她还拿出了当时包在身上的那个小黄毯子,我一看这就是她没错了。然后她现在会一点普通话,说起了当时在火车站是有很多记者拍摄的事。
传媒江湖荟:再见到她的时候,是什么感受?
周科:当年我拍她的时候,我以为她年龄挺大的。后来见到才知道其实她并不大。然后她说起自己的那个孩子当时病了,回到家就没了。
说实话,我听到这些当时没忍住,眼泪也夺眶而出。怎么说呢,我不是一直想要资助他嘛,在我的脑海里,这孩子就应该是个十来岁的活蹦乱跳的孩子,没想到那一面以后没多久孩子就没了,就好像我的希望也破灭了一样。
传媒江湖荟:后来新华社又去回访她家做了报道,是出于什么目的?
周科:起初,从情感的角度我是拒绝再报道的。
我听说她的孩子没了,心情很不好,也不想再采访了,不想报道出来,觉得这是个痛。
但后来经过几次接触,得知她又有了孩子,而且后来这几个孩子跟之前没的两个孩子不一样,以前的孩子都是在家里接生的,条件很不好,也没有产检什么的,有个孩子生下来都不知道什么病就死了。
后来这几个孩子都是在乡镇医院生的,她跟我说条件好不好还在其次,主要是有专业的医疗技术,有医生在产房里接生,也有产检,技术确实是好了,孩子生下来就很顺利。
她这一说,就让我想到最开始要找她的一个目的,就是国家脱贫的这个大背景,她家其实是一个典型。后来又聊了聊,知道她家现在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,住的房子也好多了,孩子都上学念书,我感觉这是个很典型的国家扶贫的人物,于是就有了11年后的回访报道。
人物简介:
周科,中共党员,主任记者,湖北黄梅人,2007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,分别在新华社江西分社、山东分社、广东分社任记者,从事过专业摄影、电视和文字三种形式报道工作。现任新华社深圳支社副社长。
工作期间,参加过全国两会、国庆60周年阅兵、上海世博会、江西抚州唱凯堤决口等重大战役性报道。发表文字稿1500多条、图片稿上万张、视频稿600多条,数十篇稿件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,新闻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、省部级新闻奖,2011年获得新华社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,2020年获得新华社广东分社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称号。
完
致敬人物|中国新闻周刊周群峰:调查报道需“警惕个人情感泛滥”
致敬人物|卢义杰:首战“起底”原铁道部高官 记者须有侠士之风
致敬人物|李微敖:抢救现场送别李文亮,病房前三鞠躬祭情
致敬人物|李显峰:初心不改未走远
致敬人物|邓全伦:调查“200亿身价法官”案,令人触目惊心!
致敬人物| 新京报记者王瑞锋:试画苍生画不全
致敬人物|红星新闻王春:调查记者流失,其实是个伪命题
致敬人物|罗昌平:调查记者,要做不可替代的那一部分
致敬人物|褚朝新:他们用调查证明了我的清白
致敬人物|周远征:希望机构媒体,都能善待深度调查记者
来源:传媒江湖荟
主编:蒋伟
编辑:郭小超
文中图片分别来自受访者与相关媒体报道
《传媒江湖荟》是一群媒体人发起的自媒体
在这里
我们只谈酒,只谈文
而我们关注的,就是你们关心的
招募撰文写手
主要写:传媒圈那点事
有意者